一、三峡大学简介
三峡大学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整体进入一本招生。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招收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资格。目前,我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16个学科性学院,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类别,72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学校注重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互派留学生等合作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本学科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50位专任教师中,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1人,三峡大学“151”学术带头人2人、学术骨干4人。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研究”2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
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社会科基金项目14项,教育部、国家民委、湖北省省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25项,湖北省教育厅等各类厅局级项目80余项;在重要专业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8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复印5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高水平论著23部;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厅局级奖项40余项。
学院从2001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专业硕士学科教学(思政)领域,招收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从2001年开始至今已培养研究生共计600余人,已培养的研究生除了有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社会学科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攻读博士研究生外,其余学生均在高校、党政部门等单位就业,就业率达到98%以上。
三、硕士点简介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硕)
下设五个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方向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基本原理及国外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在基于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以及英美马克思主义研究。本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5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湖北省教育厅及三峡大学科研基金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各级各类奖励5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比较系统地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基层政治文明建设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理论宣传与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本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4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4项,其他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设有6处实训基地,以便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比较系统地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企事业等单位思想理论宣传与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本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8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省部级社科基金5项,其他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获得省部级及各类奖励10多项。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研讨室、“人生发展设计工作”研究生励志中心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供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实训,以便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本方向拥有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5人。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级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社科基金7项,其他各类科研基金10余项,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其中20余篇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刊物转载、摘要,获得省部级及各类奖励10余项。
5、党的建设:本方向旨在培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知识,兼具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从事党务公务具体工作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本方向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5人,博士3人,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近五年来,中共党史学科研究成果丰硕,导师团队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以上项目5项,获得省部级各类奖项10余项。在《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本研究方向的毕业生既可以在政府部门、相关社会团体和基层社区从事党务、公务的管理工作和政策研究工作,也可以在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学科教学(思政)领域(专硕)
学科教学(思政)是教育专业硕士中的一个领域。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课程专任教师与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研究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从事中等教育和教育行政机构相关的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党政机关从事文秘、宣传等工作。
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学制
|
年学费
|
备注
|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5党的建设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5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3
|
8000元/年
|
复试笔试科目:政治学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中国近现代史
②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51思想政治教学论
|
3
|
8000元/年
|
笔试科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自命题科目参考书
75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
85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修订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
自命题科目考试内容说明
75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主要涉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认识论与实践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资本主义论,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等。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思考历史与现实,分析和解决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问题。
|
851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掌握程度(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考生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考生可参考高教版相关教材。
|
2019年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硕士点名称
|
全日制(人)
|
非全日制(人)
|
合计(人)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2
|
16
|
58
|
学科教学(思政)
|
5
|
10
|
15
|
合计(人)
|
47
|
26
|
73
|
四、激励机制
1、硕士生国家助学金 6000元/年.生,硕士生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一一等奖学金12000元/年(获得推荐免试入学资格的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全日制本科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且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硕士研究生可直接评定为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第一年均优先享受一等或二等奖学金),研二、研三一等奖学金10000元/年;二等奖学金8000元/年,三等奖学金4000元/年,总覆盖面100%以上。
3、单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德、智、体、美中某一方面表现优异或为学校、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研究生。覆盖面30%以上。
4、社会奖学金,由其它社会组织或个人定向捐资设立的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按其奖励办法规定执行。
5、对家庭困难、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还可提供一定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和协助办理助学贷款。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特困补助。
6、设有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资助有一定科研基础、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体现学科交叉和学科创新的选题。设有硕士学位论文培优基金,用于资助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
若本校对上述奖助标准及激励机制进行重新修订,则按新标准执行。
本办法针对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激励机制学校将专门设定。
五、报名条件
本学科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硕士研究生。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取得培养单位退学文件。
欢迎有志学子报考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报名时间、程序按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717—6394262 0717—6395286
联 系 人:张老师
QQ咨询:494650335
欢迎大家关注“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